新闻资讯 分类
防腐剂“罗生门”新国标禁用的脱氢乙酸钠海底捞还在用?凤凰联盟平台发布日期:2025-03-28 浏览次数:

  今年2月8日,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正式实施,其中最引发关注的是,新标准明确规定:面包、糕点、淀粉制品、果蔬汁等7类食品中,禁止再添加“脱氢乙酸钠”作为防腐剂。,而新版标准的实施意味着,使用了26年的脱氢乙酸钠,被大范围禁用了。那么消费者最关心的是,现在,脱氢乙酸钠是否真正从面包、糕点、淀粉制品等7类食品中销声匿迹了呢?3月初,《现场》记者在福州进行了暗访调查。

  3月8日,记者随机走进福州一家超市,发现同一个货柜上就有4款糕点都含有最新被禁用的添加剂,包括福建麦道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豆酥、泉州嘉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豆糕、以及泉州市凤珍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款小甜粿,配料表中都标注含有脱氢乙酸钠。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避免食品霉变,延长食品保质期。然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最新研究发现,脱氢乙酸钠摄入量在一定剂量下,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因此,有关部门对这个添加剂的使用做出了严格调整。与2014年发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相比,今年2月8日实施的新版标准中,进一步收紧了“脱氢乙酸钠”的使用范围,将脱氢乙酸钠的允许使用类别从原来的12类缩减到5类。也就是说,“脱氢乙酸钠”必须全面退出面包、糕点、黄油、预制肉制品、果蔬汁(浆)、淀粉制品、烘烤食品(馅料及表面挂浆)这7类食品的生产环节。

  那么,已经被禁用的添加剂,为什么还会出现在这些食品中?据了解,凤凰联盟app因为新国标设置了一年的过渡期(2024年2月8日-2025年2月8日),过渡期内生产的产品仍然可以在市面上销售,直到保质期结束。记者暗访中看到的以上所有产品,生产日期都在过渡期内,所以都是允许正常销售的。

  而需要注意的是,生产日期在2025年2月8日之后的相关食品,配料表中就禁止含有脱氢乙酸钠了。因此,在新旧产品交替期间,凤凰联盟app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多留意查看生产日期和配料表。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在福州市大润发王庄店走访时,却看到海底捞这款产品的配料表,让人产生疑惑。

  这款海底捞的“川香酸辣粉”,乍一看配料表没有脱氢乙酸钠的身影,可是仔细观察,包装袋上配料表的位置被一条新的标签覆盖住了,因为颜色相近,几乎难以察觉。而小心撕开标签,可以看到原包装上的配料表写着:湿粉条,含脱氢乙酸钠。同样是海底捞产品,另外这款“麻酱爆肚粉”,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随后记者又来到福州市大润发金山店,这里同样有售卖这两款海底捞产品,而且都在原配料表上加贴了新标签。货架上的海底捞“川香酸辣粉”生产日期为2024年11月18日,属于过渡期内允许含有脱氢乙酸钠的产品。可是,商家出于什么原因要用新的标签贴住原包装配料表呢?作为消费者,应该相信哪一个标签呢?记者就此拨打了产品官方客服电话,客服人员给出的说法是,因为她们公司之前定制的包装材料上打印的都是含有脱氢乙酸钠的字样,但是从2024年11月24日之后生产的相关产品,都不含脱氢乙酸钠,基于不浪费旧包装的考虑这才加贴了标签。可是,记者买到的产品生产日期是2024年11月18日,是不是意味着含有脱氢乙酸钠呢?

  那么,海底捞“川香酸辣粉”和“麻酱爆肚粉”究竟是否含有脱氢乙酸钠呢?3月11日,记者和福州市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一起来到现场。执法人员要求超市现场管理人员提供了、上游经销商的进货凭证等票据,福州市大润发金山店也暂时自行下架相关产品,等待当地监管部门进一步调查核实后,确认没问题再重新上架。

  如果产品确实含有脱氢乙酸钠,标签上面又把脱氢乙酸钠的字样遮挡掉的话,就是涉嫌误导消费者。执法人员表示,具体还要看当地监管部门的调查,目前,只能等待结论。

  3月13日,凤凰联盟app福州市大润发金山店提供了这样一份由颐海国际出具的、产品标贴电子版说明函,其中提到:“公司将不添加脱氢乙酸钠产品提前至2024年11月18日。因新包材未到,故临时采用相近颜色的不易撕贴张贴在老包装背面作为过渡”。问题是这里提到的时间,和官方客服说的时间不一致、有出入。

  福州市仓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已经发函给厂家和属地有关部门,关于2024年11月18日生产的海底捞相关产品究竟是否含有脱氢乙酸钠?产品标贴是否合规?还得等待进一步结论。

  记者走访中发现,一方面,多数食品厂商都做出了配方调整,一些知名、头部品牌还特别标注,产品不添加脱氢乙酸钠。另一方面,虽然现在仍然可以售卖未到期的、含有脱氢乙酸钠的产品,但是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消费者需要的都是真实透明的配料表,这才是食品生产企业对于食品安全的负责任态度,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放心地相信,在过渡期之后、吃到的都将是不含脱氢乙酸钠的产品。

  对海底捞相关产品标签问题发出的疑问,不仅仅是深究标签是否和实际产品一致,更是消费者对于禁用添加剂的关注。随着新版标准的实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标准进一步明确,未来我们需要企业自觉把控生产质量安全,更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只有监管部门的持续关注督促,才能让每个企业都不“掉链子”、让“新国标”真正落到实处,盯紧“防腐剂”这个小细节,才能把握好食品安全的大防线。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零容忍”,不仅是小小的脱氢乙酸钠,还有新标准涉及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有关部门把好关,守护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